運動後飲用運動飲品,可能越減越肥?
2019-07-31 12:37全民運動日2019將於8月4日舉行。定期運有助控制體重,並且可減低多種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甚至某些癌症等的風險,世衛亦建議每星期進行最少150分鐘運動。
在炎熱的天氣下做運動,要特別注意補充水份。水分約佔人體體重的55-75%,在血液循環、恆溫、消化及排泄及等系統中擔任重要的角色。運動期間,人體會透過排汗來散熱,而在流失水分的同時,鉀及鈉等電解質亦隨之流失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,會令身體脫水,隨時有中暑的危險。若流失超過體重2%的汗,可引致電解質代謝紊亂、繼而加重心臟負荷、影響神經系統運作、出現肌肉乏力及焦躁等症狀,嚴重甚至會休克。
既然流汗會流失水份及電解質,是否需要飲用運動飲品來補充? 運動飲品中的主要成分有水、電解質及糖。在長時間(超過一小時)的劇烈運動(如馬拉松及攀山)期間適量飲用,有助補充在運動期間所消耗的糖分及電解質,以減低疲勞及提升運動表現,及維持肌肉正常運作,避免體溫過高。
可是,以一般人的運動量而言,1小時以內的緩步跑、踏單車及健身舞等,只要以清水來補充水分已經足夠。不同品牌的運動飲品成分會有所不同,熱量有每100毫升約30卡路里至70卡路里不等。如果不慎選擇了較高卡路里的運動飲品,當中攝取的熱量可能比運動所消耗的還要多。這樣,不但減不到體重,久而久之反而令體重上升。
總括而言,從運動飲品吸收到的熱量及鈉質,可能會令身體吸收到不必要的卡路里及鹽份,所以一般情況下,只要喝清水已足夠 !如真的要選用運動飲品,應先小心看清楚產品上的營養標籤,或選擇一些零卡路里的運動飲品。
Facebook 評論
healthyD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