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部份的病人平時多見頭暈眼花、頭痛耳鳴,中風前容易出現先兆症狀,包括突然言語不清、肢體麻木、視物昏花,甚至暈倒,並且短時間內發作多次,若然處理不當,沒有及時就醫,可大大增加中風可能。
中風的病位在腦部,中醫認為中風是由於氣血虧虛,臟腑失調,內生痰濕血瘀,肝風引動,氣血上逆,侵犯大腦清竅而引致。一些不良的作息(過度勞倦)、情緒(大喜大怒)、飲食(暴飲暴食)或氣候驟變(多發於春冬季節),都可引致身體本來氣血虧虛的內在環境加劇失衡,突然誘發中風。現代醫學亦認識到年齡高、體重過高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、吸煙飲酒、缺乏運動或患有長期疾患都可增加中風的風險。
中風可怕之處在於發病急,死亡率高,致殘率高,常常出現運動障礙、認知障礙、言語吞嚥障礙等後遺症。沒有人希望遇到中風病,因此,從日常生活上做出預防,減低患病風險比治療來得更重要。我們無法阻止年紀增長、氣候變化,但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生習慣:作息定時、不過度操勞、不過度情緒激動、飲食節制、忌煙酒、適當運動、控制好體重、血壓等,都是重要的預防措施。
Facebook 評論
healthyD 評論